收发邮件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寒旱所门户
首页 实验室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研究成果 研究队伍 合作交流 数据服务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研究发现人类排放气态污染物对南极影响较小
2015/07/01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博士生邢闪及其导师侯小琳在人类排放气态污染物对南极影响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

   南极大陆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地区,一旦遭受到污染就更加难以治理。长寿命放射性核素129I主要来自人类核活动的释放,包括核武器试验、核燃料后处理厂、核事故及核设施运行等,其在大气中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且具有较长的滞留时间和较远的迁移距离,可利用其来示踪研究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传输至南极地区的途径。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南极别林斯高晋海、阿蒙森海和罗斯海的降雪和海水中129I浓度和129I/127I原子比值发现,南极海水中129I/127I原子比值比南极降雪中129I/127I原子比值约低2个数量级,比人类核活动前水平高4~6倍,表明该地区受到了人类核活动的影响。

研究表示,欧洲核燃料后处理厂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释放的129I由于在大气中主要存在于对流层,虽然排放量较大,但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有限。该研究结果预示人类活动排放的气态污染物,特别是北半球排放的污染物,当其主要存在于对流层的情况下,其对南极地区的影响较小。(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行勇)

访问统计 | 关于本站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